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教工门户学生门户书记校长信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中聚焦
加强内涵建设 推进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中药学高等教育45年发展纪实
来源:中药学院 新闻与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3-07-26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日前,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中药学高等教育45周年纪念大会、云南省中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行。国内众多从事中药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大咖云集春城昆明,与云南省专家学者一起研讨交流,为推动中药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云南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辨证开方”。

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现场

  云南是“药物宝库”和全国中药材主产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也是《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是云南省内最早开展中药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1977年开办中药学专业,2003年成立中药学院。多年来,学校立足云南中医药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中药及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服务云南中药产业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能识药、制药、用药、评药、创药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中药“五能”人才。中药学院已发展成为学校规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学校培养的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2000名。

  1978级中药学专业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兆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朱兆云40年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致力于少数民族药研究开发,走出一条“资源调研→规范化研究→成果产业化并努力实现国际化”的少数民族药发展路径。

学校中药系78级毕业留影,前排左六为朱兆云,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兆云

  确定目标,人才培养显成效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是云南推进中药少数民族药特色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紧紧围绕云南多民族地区特点,依托云南丰富的中药和少数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聚焦少数民族药、中药与南药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资源发现,构建中药与少数民族药融合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传承、勇创新的中药与少数民族药融合的中药学人才,服务区域中药产业发展。中药与少数民族药相融合,成为学校中药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中药学教育教学特色及教学成果

  学校突出中药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中药人才培养新模式。2014年,中药学院以中药学专业为试点,成立教育教学改革班“兰茂班”。2020年6月升级兰茂班的综合育人改革项目,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聚焦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复合型中药拔尖人才。

2020年11月6日,学校举行第五届兰茂杯中药学知识竞赛决赛

  实践教学和产教协同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切实加强实验室和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培养满足“新医科”现代化药学需要的中药人才。目前与省内外研究机构、质检部门、医疗单位、知名药企等共建7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建有1个本科制药工程训练中心。

  学校还积极推进并培育大学生“双创”项目。近5年来,中药学新增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立项200余项,其中国家级30余项,省级60余项,学生申报项目连续在全国药苑论坛上斩获奖项。

  围绕“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思想有情怀”的培养目标,学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正逐步彰显。学生就业面广、就业质量高,学院的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约60%的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就业,有效服务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特色发展,学科专业上台阶

  学科团队是学科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学校始终把建设高水平的中药学学科团队作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引人才,不断增强中药学学科实力。

  少数民族药学是学校中药学学科的优势特色学科方向,学校中药学学科曾育麟教授是我国少数民族药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曾育麟一生献身于少数民族药研发事业,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药学理论构建和少数民族医药事业研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曾育麟教授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首届国际民族药大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40余年来,中药学学科专业教学团队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以来,学校中药学教师团队、中药学产教融合教师团队相继被遴选为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对学校中药学教师团队和学科专业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

云南省中药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风采

  建强学科教师队伍的同时,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中药学学科专业设置,凝练方向,强化优势特色,中药学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多民族区域特色的中药学类研究生产学研用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药学院目前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云南省重点学科5个,承办中药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药学、生物与医药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中药学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获批成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中药学学科获省级一流学科“基础学科”项目立项建设。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及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中药学学科及中药专业学位实现评估进位提升。

  专业建设方面,中药学院目前承办本科专业8个,中药学、药学2个专业现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专业为省级―流专业建设点;中药学专业为省级增A去D一流建设专业;制药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为省级新兴专业。2021年中药学专业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取得B级(国内一流)的好成绩,2022年中药专业实现一本招生。

中药学专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中药学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对标对表“双一流”,通过打造教学团队、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等,持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近3年,中药学本科教学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校作为主编出版全国规划教材3部,作为副主编出版10余部。有省级一流课程15门。2023年,3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再创学校课程建设佳绩。

中药学教育教学成果

  立足区位,平台建设有成效

  平台建设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中药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学校立足云南比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国际教育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中药学学科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围绕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和云南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少数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探索有利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平台开放运行机制。中药学学科目前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药学评价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有临床中药学、中药药理学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拥有省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工程研究平台;建有刘昌孝院士工作站等共10余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云南白药集团共建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实现了校企合作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科已凝炼出南药体系传承创新与应用、云南特色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研究、化瘀止痛类中药新剂型与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云南优势特色大宗药材物质基础与产业化系统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医药传承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2021~2022年,“南药体系传承创新与应用”“中医芳香疗法传承创新及应用”相继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3年3月,云南省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国际化教育平台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陆续与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累计培养各国各类留学生3000余人。近年来,学校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院”,将其作为面向澜湄区域开展国际传统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新冠疫情发生后,持续开展留学生线上教学,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

  加强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方面,学校自2007年起连续15年作为发起单位举办“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论坛”,形成了在澜湄区域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传统医药学术交流平台。学校先后承建缅甸、老挝中医药海外中心,建立了云南省首个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传统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承建云南省“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以学科辐射南亚、东南亚提高国际影响力。学校建设运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传统药物资源”数据库,是目前澜沧江湄公河区域规模较大的传统药物数据库服务系统。

2023年4月6日,学校与云南白药集团签约共建“药物研发协同创新平台”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作贡献

  “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有一流的育人质量,一流的学术成果,还要有一流的社会贡献。

  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专业类世界博览会。学校承担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药草园”的建设工作,“药草园”内495种中药植物,通过“株株是药草、棵棵能治病、处处是景点、月月有花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我校获得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贡献奖

  进入新时代,中药学学科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医药强省战略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战略,为“云药”产业发展搭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平台,强化学术研究与成果产出,在中药资源普查、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少数民族药标准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有力支撑了西南地区中医药研发及产业发展。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药产业提升项目

  在2011年至2022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中药学院承担了云南省32个县市区的资源普查技术指导任务,提供了西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科学重要数据。

  此外,学校还承担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草案)》等的起草工作,负责制定了351个少数民族药材地方标准、188个中药饮片炮制标准,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药用药规范、医院制剂与新药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构建了云南特色制剂研制平台,助力制药企业提升制剂标准与医院制剂研究申报。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也为云南道地药材产业化种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药学教师团队针对优势特色“云药”等的品种开展系列研究,在摸清重要云药资源的蕴藏量、阐释药材道地性的机理、指导中药材栽培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中药材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服务支撑了“云药”产业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一大批专家学者在红河金平、曲靖沾益、大理永平、怒江贡山和福贡等地指导乡亲们发展砂仁、滇黄精、滇重楼、草果等云南道地药材的科学化、产业化种植,带动一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赵荣华教授走村入寨传授砂仁种植技术,培植延长砂仁产业链,帮助金平县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聘请为生态种植专家。饶高雄教授团队围绕中药材“优势品种”“道地品种”,解决好技术、市场、种植这三个产业端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季鹏章教授团队十年如一日扎根永平,致力于滇黄精、滇重楼等道地中药材种植的科研及成果转化,切实促进乡亲脱贫和乡村振兴,相关事迹被教育部网站刊载。杨耀文教授心系怒江草果产业发展,潜心研究当地草果特性,用实验数据对“为什么怒江的草果更香”作出科学解释,助力群众增收。

2023年5月,饶高雄教授在禄劝县为中药材种植户开展2023年集中培训

赵荣华教授给乡亲们培训砂仁种植技术

2022年杨耀文教授在福贡草果地调查

2022年7月,季鹏章教授在富源县中药材基地指导滇黄精种植

  “未来五年,我们将大力实施学术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水平。一是强化学科精准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科队伍的水平。二是实施学科提升进位计划,高质量完成云南省基础学科提升计划——中药学学科的建设任务,实现中药学博士点的突破,健全云南省中医药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体系,争取在下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在国内排名明显提升。三是创新学科建设理念,突出学科交叉,强化科教融合、产(医)教协同,建设中药学学科群,推动大健康医药相关学科水平整体提升。”太阳集团电子游戏校长丁中涛表示。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杨盼 
【打印】